一场暴雨,淋湿了中甲赛场,却也浇灌出江苏产业的丰厚家底。中甲赛场积水成灾,球员举步维艰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同日进行的“苏超”联赛在常州奥体中心顺利进行,球员在翠绿的人造草坪上奋勇拼抢,毫无积水之虞。这场雨,无情地揭示了国内足球场草坪质量的巨大差异,也让江苏人造草坪产业链的优势,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实力,展露无遗。

正是这场暴雨,将江苏人造草坪企业——共创草坪推向了聚光灯下。这家2004年成立于淮安的企业,于2020年9月登陆A股市场,成为人造草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,也是国际足联(FIFA)全球六家优选供应商之一。其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,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。 “苏超”联赛的火爆,更进一步推高了共创草坪的股价,短短十几天,市值从91亿元飙升至近200亿元,其创始人——淮安兄弟王强翔和王强众的身价也因此一度超过百亿。

这二人传奇般的财富故事,始于施河镇——一个位于淮安、扬州、盐城三市交界处,闻名全国的“教学具之乡”。1971年出生的王强翔,毕业于淮阴工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,曾就职于无锡自来水公司。1996年,他放弃稳定的工作,与兄弟王强众回乡创业,成立淮安共创教学设备有限公司,从销售教学用品起家,几年内便取得千万元营收。 然而,教育部政策调整导致教具行业萎缩。2001年前后,一次美国之旅,让兄弟俩敏锐地发现了人造草坪市场的巨大潜力——当时国内学校对人造草坪需求旺盛,但主要依赖昂贵的进口产品。2002年,他们毅然决然地成立了共创草坪,成为国内人造草坪行业的先行者。

创业初期,订单稀少,困境重重。为了打开市场,他们挨家挨户地向学校推销产品,并积极寻求与人工草坪工程商合作。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不懈的努力,他们仅用三年时间,就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第一。 王强翔深知企业资源有限,只有深耕行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。 因此,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,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,最终在2009年实现海外销售额超过国内市场,并持续保持全球销量领先的地位长达14年。

展开全文

而今,“苏超”的东风为共创草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2025年5月30日至6月10日,公司股票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,累计涨幅达到91.18%,9天市值狂飙近百亿。面对市场的狂热,公司却保持着冷静,表示公司战略不会因“苏超”的关注而改变,但将借此机会加强品牌宣传,持续深耕国内运动草业务。

然而,“苏超”赛场在暴雨中依然保持完好,这并非仅仅依靠共创草坪等终端企业,更依赖于江苏强大的产业链上游支撑。 南京江北新区的扬子石化生产的线型聚乙烯(LLDPE)原料,经国际足联认证,被广泛应用于“苏超”赛场的草坪生产中。这种原料具有优异的柔韧性、回弹性和耐磨性,确保草坪在高强度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。

bob半岛体育平台

这场大雨,实际上暴露了江苏的真正家底:一个高度完备、全国领先的产业链体系。江苏是全国唯一覆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,其中18个大类的销售产值位居全国前三。从传统制造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,江苏形成了“门类全、规模大、配套强”的工业体系。 围绕“1650”产业体系,江苏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延链行动,在工程机械、光伏、高端纺织等多个领域跻身全球领先地位。 强大的财力支撑更是产业链完善的关键。江苏财政每年投入巨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,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降低企业成本,激发市场活力。

江苏强大的财力与完备的产业链相辅相成,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闭环效应。这种“形散神聚”的协同效应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从“苏超”赛场的一片绿茵,到江苏雄厚的产业基础,这才是江苏真正的“丰厚”家底。

"